聽日本文豪(夏目漱石…)談著他們看到的古京都一景,就是《和日本文豪一起遊京都:晨市、街町、河源、寺廟,還有庶民生活……》裡的京都生活,在他們眼中的京都是不同於東京的繁華,它是帶著拘謹和優雅處世的城市,如夏目漱石眼中的京都是孤寂的、帶著千年人間煙火的是是非非,而和辻哲郎眼中的「京都四季」則充滿了自然的美感,一景一物都是韻味十足。
對於今日的京都,許多人都不陌生,但對於昔日京都呢?我們能得知的歷史與生活心情不多,畢竟我們是局外人,只能從遺留的歷史足跡裡去拼湊出京都以前的繁華與衰退景象,而本書不以歷史當作京都年表介紹,改以文人眼中的京都記事去展開一個昔日京都的「學校情景、女子髮型、四季變化、晨市熱鬧、京都街景、京都香魚的美味…」的介紹,也讓這群文人的心情描述和觀察也成為點評京都的所感所思。
以下京都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京都(日語:きょうと)
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之後,次第演變成「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きょうと),因此「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飛鳥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稱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則是在平安時代後期才定為都城,曾同時被稱為「京」或「京都」。此後,曾依次被稱為「京的都」、「京」。京都最後成為平安京的固有名稱被沿用下來。
一、柳宗悅(やなぎむねよし,1889-1961):京都晨市
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就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時,開始察覺生活中民藝品的實用美學,研究日本及朝鮮的民藝。一九三六年設立日本民藝館,一九四三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一九五七年榮獲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作者筆下的京都晨市,什麼都能買,入手的物品依品質區分為「下手物」(便宜又粗俗的工藝品)、「上手物」(精緻、高級的工藝品),而他捕獲的商品不只有丹波布,還買了不少的品質精良的和服,只是他收購的名為裂織(將老舊布料剪成碎塊,以麻線織成的再生布料,又名舊布織)或屑絲織(用零碎的絲線紡成的布料)的和服都沒有清洗就賣給他,讓他被妻子嫌棄,說和服很髒,也不知道是不是什麼病人穿過的,於是他整批和服進行消毒,才讓這場家庭糾紛落幕,後來那些布製品進入了民藝館,但是他收購的物品,除了和服外,就屬一個全綠釉、指繪圖案的大揉麵盆特別,他在昭和四年(1929年)用兩日圓買下,然後帶著直徑兩尺(約60公分)的大揉麵盆,一路從東寺帶到了吉田山的家,還差點無法帶進電車裡。
二、和辻哲郎(わつじてつろう,1889-1960):京都四季
哲學家、倫理學家。出生於兵庫縣神崎郡,就讀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期間,與谷崎潤一郎、小山內薰等同為《新思潮》同人。一九二七年前往德國留學,歸國後於京都帝國大學、東京帝國大學任職。於一九五〇年創立「日本倫理學會」,另著有代表作《風土》探究人類與自然環境共存的原則與方法,一九五五年獲頒文化勳章。
作者在京都生活近十年,搬到了東京,開始了對於東京不如京都景色的比較,他自認這不是東京的錯,是因為兩地的濕度、土壤不同,導致京都樹木看起來美好,東京的樹木有種粗製濫造的感覺,不過樹木異地而處,可能有千種風情,但人的心境卻是瞬間萬變,也許是京都太美,讓再度搬回東京的作者,開始懷念起美麗的四季京都。
葉片落盡的落葉樹,樹幹枯燥無趣。樹皮泛黑,看來污濁。樹枝非常生硬。樹枝偶爾積了雪,看來一樣無趣。東京的樹木簡直一無是處,什麼森林之都,我只想說這是一派胡言。這股不愉快的情緒逐漸高漲,我想該閉嘴的不是別人,應該是我自己,這不是東京的錯。
新綠時節的京都,感覺十分匆忙。排水渠畔的柳樹剛萌芽,各種樹木也紛紛萌發新芽。萌芽的時間前後交錯,色調也慢慢形成變化。…每一天,楓樹的新芽都會逐漸變色,長成葉片,直到四月底、五月初,才化為幾乎相同色調的淺綠色葉片,那段期間的秀麗,著實難以形容。
~引用本書
三、宮本百合子(みやもとゆりこ,1899-1951):京都人的生活
小說家。出生於東京小石川,舊姓中条。一九一六年進入日本女子大學英文系就讀,十七歲發表以窮苦庶民生活為題材的小說處女作〈貧窮的人們〉,獲得「天才少女」之美譽。在寫作之外亦參與政治活動,曾多次因與政府思想牴觸入獄。入獄期間寫給丈夫的四千多封書信後結集成冊,以《十二年的書簡》為題出版。
很簡短的一篇文稿,主要以京都女性的生活習慣來描述,如土生土長的京都女性,她們會挑選顏色漂亮的和服,把家裡打點得井然有序;搭電車的時候,女人都很客套,一本正經,不似東京的精力充沛,出門的時候,一定要穿上符合時節的服裝,否則很丟臉;京都男子喜好玩樂,玩樂的地點也是傳統又恰到好處,追究心理方面因素,乃是因為家裡的女性太適合家庭,極端地說,就像是永遠的管家。
簡單說,本書就是一本日本文豪們眼中的京都記事。
【內容簡介】
跟著柳宗悅逛晨市
隨宮本百合子的舞妓穿過小路
遇見和辻哲郎用色彩描繪的京都四季
聆聽木下杢太郎娓娓道來街町上人們的對話
和十三位文豪漫步京都
看見不一樣的古都面貌
文豪們的古都一瞬
「不變」與「變」都是永恆
各篇由不同文學作家接力講述關於京都的風情與市井生活:迷人的街町和私房雅趣,女神般的祇園名櫻與不可思議的京都竹林,充滿個人色彩的牽絆與感傷,更有旅遊書上找不到的觸動。
民藝運動代表柳宗悅曾感嘆:「……我應該多看看這古都與周邊的文化遺跡。除了歷史悠久的廟宇,我應該要接觸附近的聚落,親近他們的生活。」書中作品不單單描述京都景色和傳統,而是以文豪們為導遊,深度分享個人親身經驗的千年古都,或是生活有感的個人隨筆、品評,也有實景虛構的小說,讓人看見不一樣的京都面貌。
日本文豪與京都的一期一會,收錄西風東漸的跨文化審美、歷久彌新的應時祭典、舞妓的生活日常,以及清幽寺院與名所勝地等各面向的書寫。是一趟穿越時空的旅程,是一本寫給大家的非典型京都說明書。
【作者簡介】
1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
小說家,本名夏目金之助,出生於東京仕宦家庭。一八九三年自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畢業,一九〇〇年前往英國留學三年,對東、西方文學造詣極高。一九〇五年發表長篇小說〈我是貓〉一舉成名,為專心寫作遂辭去教職轉任朝日新聞社,後陸續發表〈少爺〉、〈草枕〉等代表作。後世尊稱其為「日本國民大作家」。
2柳宗悅(やなぎ むねよし,1889-1961)
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就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時,開始察覺生活中民藝品的實用美學,研究日本及朝鮮的民藝。一九三六年設立日本民藝館,一九四三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一九五七年榮獲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3福澤諭吉(ふくざわ ゆきち,1835-1901)
思想家、教育家。出生於大阪士族家庭,一八五四年前往長崎修習西方學術、文化等洋學,後奉藩命於江戶中津藩屋開設洋學塾,成為日後慶應義塾大學前身。一八七二年刊行的《勸學》更熱銷三百四十萬部,確立其啟蒙思想家地位。畢生從事著述、出版與教育活動,被譽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4上村松園(うえむら しょうえん,1875-1949)
女流日本畫畫家。本名上村津禰,出生於京都。一八八七年進入京都府繪畫學校就讀,十五歲以《四季美人圖》獲頒內國勸業博覽會獎狀,之後於日本美術協會、日本青年繪畫共進會、京都新古美術展覽會等展覽會上,展出獨具個人特色的美人畫而連年獲獎。畫風深受京都傳統文化影響,一九四八年獲頒日本文化勳章,為史上第一位獲文化勳章的女性。
5和辻哲郎(わつじ てつろう,1889-1960)
哲學家、倫理學家。出生於兵庫縣神崎郡,就讀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期間,與谷崎潤一郎、小山內薰等同為《新思潮》同人。一九二七年前往德國留學,歸國後於京都帝國大學、東京帝國大學任職。於一九五〇年創立「日本倫理學會」,另著有代表作《風土》探究人類與自然環境共存的原則與方法,一九五五年獲頒文化勳章。
6北大路魯山人(きたおおじ ろさんじん,1883-1959)
日本著名全才藝術家,擁有美食家、陶藝家、書法家、畫家等身分。一八八三年出生於京都上賀茂,一九二一年在東京開設美術店。曾獲政府指定為「人間國寶」卻予以辭退。以「器皿是料理的衣服」為口號,晚年投入陶藝創作,將美意識引進飲食領域,創造日本獨特食膳文化。
7九鬼周造(くき しゅうぞう,1888-1941)
京都學派哲學家。出生於東京。一九一二年自東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一九二二年前往歐洲留學,先後師事新康德派李凱爾特、亨利・柏格森、胡塞爾、馬丁・海德格等哲學家。一九二九年歸國後任職於京都大學,教授哲學史。一九三〇年發表獨自的日本文化論《「粹」的構造》為其代表作。
8宮本百合子(みやもとゆりこ,1899-1951)
小說家。出生於東京小石川,舊姓中条。一九一六年進入日本女子大學英文系就讀,十七歲發表以窮苦庶民生活為題材的小說處女作〈貧窮的人們〉,獲得「天才少女」之美譽。在寫作之外亦參與政治活動,曾多次因與政府思想牴觸入獄。入獄期間寫給丈夫的四千多封書信後結集成冊,以《十二年的書簡》為題出版。
9菊池寛(きくち かん,1888-1948)
小說家、劇作家。出生日本香川縣,本名寬(ひろし),畢業於京都大學英文系。在學期間和芥川龍之介、久米正雄等青年文學家為同窗,曾參與藝文同人誌《新思潮》之刊行。一九二三年創刊雜誌《文藝春秋》,並設立芥川賞、直木賞等文學獎,不僅致力於出版經營、發掘純文學界新人作家,更活躍於電影事業等多領域。
10芥川龍之介(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1892-1927)
小說家,號澄江堂主人,俳號我鬼。一八九二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畢業。大學在學期間創作短篇小說〈鼻子〉獲夏目漱石讚賞,隔年一九一七年發表第一本創作集《羅生門》,正式踏入文壇。〈竹藪中〉、〈河童〉等為晚年代表作。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於自宅飲過量安眠藥自殺。
11木下杢太郎(きのした もくたろう,1885-1945)
小說家、劇作家、畫家,本業為皮膚科醫生。出生於靜岡縣伊東市,本名太田正雄。一九一一年東京帝大醫學系畢業,在真菌研究方面卓有貢獻。以筆名木下杢太郎走紅於文壇,深受同樣兼任醫生和作家的森鷗外影響,有「小森鷗外」之稱。出版有詩集《飯後之詩》和戲曲《南蠻寺門前》、《和泉屋染物店》等。
12織田作之助(おだ さくのすけ,1913-1947)
小說家,生於大阪。一九四〇年以短篇小說〈夫婦善哉〉獲改造社第一回文藝推薦作品受賞,於文壇取得一席之地。擅以平民化方言寫大阪庶民生活,與太宰治、坂口安吾等同列無賴派、新戲作派。
13坂口安吾(さかぐち あんご,1906-1955)
日本著名小說家。本名坂口炳五,一九〇六年出生於日本新潟豪門世家。大學畢業後,和法語學校認識的朋友創刊《言葉》雜誌。二十五歲開始於日本文壇展露光芒。戰後發表的評論〈墮落論〉與小說〈白癡〉,構築出一種頹廢的「輸家哲學」,更在社會與文學界掀起狂潮。
註
1.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2.出版日期:2017/11/07
引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