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場限期的旅行,疾病卻是無止盡的糾纏,特別當身體有了病痛之後,訪遍醫院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可是求醫往往是治標不治本,病痛的復發更是常見,變成生病跑醫院、病情復發再跑醫院的循環事件,而讀《除身體的濕:調理脾胃病、皮膚病、慢性病、三高病》,不見得可以讓你馬上判斷出自己身體紅燈訊號代表什麼,卻能讓人從簡淺易懂的「中醫養生之道」,明白身體的運行自有其原理,只有顧好自己的脾胃,確定排除身體的溼氣,才能維持身體的健康。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為何要從中醫著手的原因,我們的體質和飲食習慣來自於老祖宗,沒有理由放著珍貴養生資產不用,只是沒有醫學基礎的人,讀中醫典籍真的是看不懂,我最近看易經、黃帝內經時,就是這樣的狀態,我可以理解五行相生相剋,卻不懂十二經絡和五臟六腑的相互關係,但看本書時,卻沒有這樣的問題,書中談到的中醫理論,作者都寫得簡淺,會以生活化的比喻來引導讀者弄懂理論本身的意義,而且作者還會以他經手的病患案例做「中醫理論」延伸說明。
本書養生任務在於「袪除濕邪」,讓身體內部的溼氣可以被排除,達到調理「脾、胃」功效,進而讓身體讓可以從皮膚病、三高病裡康復,書中的「中醫理論」也不是很難,會讓人先從瞭解「溼邪」開始,展開對於不同疾病的看診,我特別喜歡書中的「健康檢測站」部分,它會以簡單方式解釋如脾虛原因,此外書中也會介紹養生藥飲(部分作法需要抓比較多中藥,也有一道家裡很適合煮來吃的湯,像張仲景的當歸生薑羊肉湯)等。
註:溼氣分兩種,有內溼、外溼、而溼過頭就是溼邪。
看到最後,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週撥出時間去運動,讓身體流點汗,同時也要注重個人的飲食,儘量少食辛辣、重鹹食物、少飲用冷涼飲品,減少熬夜次數,不然即使遇上良醫,適時對症下藥改善身體不適,還是會因為個人的生活習慣,再次讓病痛復活,這也是作者在書中分享的病患案例裡,常見的不斷回診求醫情況。
簡單說,這是一本簡淺易懂的中醫養生書籍,不一定需要看完全部,可以視個人需求,閱讀個人需求的部分。
【內容簡介】
濕病四季盛行,盛夏尤其慎防濕害為患
糖尿病、高血壓、中年發福、暈眩、水腫、便秘、濕疹、腸胃不適、呼吸不順、睡不著、腰痛,都和體濕有關。
「濕」是一種呈瀰漫狀態的物質,在空氣中稱為水蒸氣或霧氣,若水分在人體滯留太多時就是一種病症,故又稱「濕邪」。
中醫普遍認為,人體臟腑機能運化正常,則可平衡體內的水分,但當身體無法將水分引到正確的位置供給運用時,就代表,「體內濕氣比較重」。
「風、寒、暑、濕、燥、火」這致病的六淫邪氣,最讓中醫頭痛的就是濕。濕邪形成的快,但是想要趕走它便是非常麻煩的。
作者是中國研究濕氣的國醫大家,潛心研究濕病30餘年,將畢生心血集結為一般人都能簡單理解的6大生活指南+33種疾病調理+54個實用小方,教你三分治病七分養,防濕未然、祛濕調理。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警訊有哪些?
【警訊一】濕在關節→換季變天容易腫脹疼痛、風濕、關節炎
【警訊二】濕在腸胃→腸胃容易悶脹、比較沒有食慾,大便稀糊黏膩,腹瀉。
【警訊三】濕在四肢→雙手、足部易水腫,水分代謝不佳
【警訊四】濕在皮膚→濕疹、汗皰疹,淋巴循環阻塞
【警訊五】濕在腦部→肩脖痠痛、頭痛、暈眩、睡不好、睡不醒
【警訊六】濕在子宮→白帶多、異味重、生理痛嚴重
【警訊七】濕在脾胃→體內津液代謝不通暢,積在身體裡產生痰濕,容易造成肥胖
【作者簡介】路志正
中南海首席國醫
中國中央保健工作頒授《突出貢獻獎》與《傑出專家》
CCTV《中華醫藥》、BTV《養生堂》特邀嘉賓
獲首批中國衛生部「國醫大師」稱號
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終身成就獎」
在中國中醫界備受尊崇的雜病聖手,擅長內外合用、針藥並施、食藥配合與身心同治。上承濕病理論和臨床證治經驗,抓住濕病要害,創新性提出「北方亦多濕」論,提出「百病皆由濕作祟」主張。治療理念強調輕靈活潑,恰中病機。
以上圖片翻拍至書中,如有侵權,請再告知。
出版社:奇点出版
出版日期:2017/06/28
【出版書籍心得連結】
2016年【年度精選】推薦書單:推理、懸疑、犯罪、奇幻小說…
2016年【年度精選】推薦書單(心靈勵志、生涯規劃、其他小說…)
【相關「原創言情小說心得」連結】
2016年原創言情小說推薦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