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5★推薦【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故事】–《鋅皮娃娃兵:聆聽戰爭中死亡的聲音》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5★推薦【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故事】-《鋅皮娃娃兵:聆聽戰爭中死亡的聲音》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 蒼野之鷹

Cover_鋅皮娃娃兵_11.21《鋅皮娃娃兵》以1979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到19892月撒軍,這段期間的出征的二十歲左右軍人的戰爭故事來寫出當時阿富汗戰爭下,原本對於戰爭充滿愛國、浪漫想法的男孩如何在一次次的生死博鬥和軍紀腐敗下,變成了連他們都沒想過的冷血又心靈受傷的人,他們的聲音(參戰的士兵、軍官、等待丈夫或兒子歸來的妻子及媽媽…)在書中以作者的文筆一一寫出來,帶出了一種戰爭的沉痛。

 

看過很多關於戰爭的書,都是以單一視角展開對於戰爭的描述或是自傳,而在閱讀作者的書時,看見的戰爭吶喊不再只是一個聲音,那變成是一個聲音接著一個聲音地接力,說著他們在戰爭裡經歷的一切,迫使他們的生活和信念產生巨變,因為活下去這件事比起任何事都要來得重要,那怕他們必須手染鮮血、習慣看見屍橫遍野的場景或是感受到自己在敵軍的殺戮下失去了身體的一部分,但更可怕的是,上過戰場的人從戰爭裡退伍下來的生活,他們已經無法回到從前,戰爭的血腥和殘酷在他們的身體、腦海、心裡刻下了恐懼、麻痺、兇狠…的後遺症,像在書中提到一個片段,一位母親看著退伍兒子歸來後的異樣生活,感到悲痛,她的兒子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最後用戰場殺人的方法,拿著家中剁肉的刀子就殺害了一個男人。

 

《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孩子眼中的戰爭、《戰爭沒有女人的臉:二戰的女性聲音》女兵眼中的戰爭到現在這本「鋅皮娃娃兵」母親眼中的少年兵及少年兵的自述,作者一直在陳述著戰爭的聲音,她同時也在不同的書籍間轉換視角來呈現戰爭對於上戰爭的人、經歷戰爭的人和等待出征兒子的母親心聲,這些陌生的悲痛情是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無法想像,也使我每次看著作者的文字時,總是感受到一股來自文字述說的戰爭沉痛,記得古人曾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多少人會記得在戰爭裡失去生命或是殘廢的軍人們,唯一記得那些無名小卒的人只有家人、朋友以及親人,而最終歷史只會記載下該場勝利或輸掉戰爭的指揮官。

 

這本書比較特別的是,還附錄原書出版後面臨來自他人的法律訴訟與各方言論,提出控訴者是《鋅皮娃娃兵》的當事人或是當事人的母親,他們指責作者文字將他們的英雄事蹟扭曲成無軍紀、殘酷的戰爭殺人兇手,認為作者將他們的故事寫下來賺錢圖利自己,母親則說到這本書揭露太多的可怕,讓她們上了戰場死亡的兒子變成殺人犯,覺得死去的年輕兒子失去了尊嚴,同時也有更多的來信和不同人士發表聲明支援作者的寫作言論,這部分的言論文字讓人思索再三,一部紀實戰爭故事,在揭露英雄事蹟下的醜惡,最終引發的是被稱為英雄家人的反彈,只因為沒有人願意相信前線的兒子是個殺人如麻的劊子手。

 

回到家中,撲鼻的白楊味道,電車叮叮噹噹,小女孩在吃冰淇淋。白楊,多麼芳香!可是在那邊,那是綠帶區,有人會躲在那裡開槍射擊。我多麼想看到家鄉的小白樺樹和小山雀呀!我害怕拐彎的地方。

 

走出屋外,只要一見到前邊是拐彎的地方,整個身心都會緊縮成一團,什麼人躲在拐角後邊?整整一年時間,我不敢上街,身上沒有防彈背心,頭上沒有鋼盔,肩上沒有衝鋒槍,活像一個光著身子的人。到了夜裡盡做噩夢:有人瞄準我的額頭,可以掀掉半邊腦袋的大口徑。只要電話鈴聲一響,我額頭上就會冒汗,有人在射擊!從哪個方向來的?我開始四下張望,躲進書櫃裡⋯⋯唉呀!我是在家裡呢

~摘錄書中

 

他們告訴我們,那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我們要幫阿富汗人消滅封建主義,以便建設光明的社會主義社會。至於我們的小夥子在那裡送了命,卻一字不提。

我們還以為,他們是在那裡得了種種傳染病死的,好比瘧疾、斑疹、傷寒、肝炎。一九八○年,那一年才剛剛開始,我們就搭了飛機來到了喀布爾。

 英國人在這裡的一座馬廄被改成了軍醫院,裡頭什麼東西也沒有,那麼多人,只有一支注射器。軍官把酒精喝光了,我們只好用汽油消毒傷口。

 

氧氣稀薄,傷口難以癒合。太陽倒是幫了大忙,燦爛的陽光可以殺菌。我見到的第一批傷患只穿著內衣和皮靴,沒有病號服,病號服運來得很晚。

 

沒有拖鞋,也沒有被褥。當時有個娃娃兵,我記得那個娃娃兵:他全身扭曲變形,彷彿沒有骨頭似的,雙腳纏在了一起。從他身上取出了二十片左右的炸彈碎片。

~摘錄書中

如果對她的作品有興趣的人,不妨參加看貓頭鷹出版社在2016年9~12月各舉辦一次的「亞歷塞維奇作品系列講座」。

活動報名頁:http://goo.gl/aeazOQ

 

引申閱讀:

5推薦【二代大戰兒童回憶錄/蘇聯、德國】《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5推薦【俄羅斯,戰爭女兵聲音】《戰爭沒有女人的臉:二戰的女性聲音》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內容簡介】

那些母親,在墓地裡講述自己孩子的故事,彷彿他們還活著,而不是被鋅皮棺材送回的屍體…….

 

「我不知道,我們這一代人從那場沒有人需要的戰爭活下來,將來會怎樣。請不要提到我的名字。我什麼也不怕,但我不願意被留在這段歷史裡。」

 

她的文字為時代的苦難與勇氣發聲

  亞歷塞維奇童年生活的村莊中沒有任何成年男性,只有女人和孩童,因為男人都在戰場上犧牲了。從那時起,她就習慣傾聽,傾聽那些婦女述說的故事,傾聽關於死亡的聲音,她將這些故事轉化成文字。因為她相信如果沒有人記錄,很快就會被忘記,而這世界上需要有人為人類的情感歷史留下紀錄,需要有人為他們發聲。本書她即時記錄了一場被認為不該發生的戰爭,並在戰爭結束後兩年內立即出版,為的就是不讓世人遺忘。

 

為何人類永遠無法自戰爭脫身?

  二戰之後,不過三十年,蘇聯在1979年投入一場長達十年的戰爭。當時無數年輕人受鼓舞、被欺騙投入戰場,最終落得「鋅皮裹屍」的下場。母親只能看著裝在鋅皮棺材中的孩子,無法相信她生命中的「小太陽」就此消逝。

  這些年紀不到二十歲的大兵,即便自戰場上生還,也幾乎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他們習慣用槍桿子解決問題,不順己意,那就把人一槍斃掉。戰場生活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改變他們心性,他們卻只能延續來自戰場的恐懼……

  當戰爭的正義被質疑,沉痛的母親無法相信被稱為「英雄的兒子」竟然是在前線殺人如麻的劊子手。為國家、為革命獻身戰場,為何如今得引來指責,不過是履行人民的義務罷了,不是嗎?但那屠殺村莊的罪惡感,卻不斷滋生。軍人身份讓這些退役大兵遭受鄙視,招來臭名?長達十年的戰爭,誰是應該負責的人?

 

█收錄原書出版後的法律訴訟與各方言論

  原書出版後三年,作者遭到控告,一些人站出來指責她的書歪曲事實。針對這些控訴,當時有人認為是再次興起的共產勢力操縱人心的結果。本書書末收錄這些法庭紀錄和當時報章雜誌中各種不同的立場言論,有指責有支持,集合當時各種的聲音。

  本書中,不僅是看到戰爭中不同的面向,更讓人看見當時人如何面對戰爭責任、怎麼面對記憶傷痛,是逃避或是勇於承認,他們的選擇依據利益、名聲、自我欺騙或是……

 

【作者簡介】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Svetlána Alexándrovna Alexiévich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

 

  1948年生,記者出身。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因此她2000年離開家鄉,受國際避難城市聯盟協助流亡歐洲其他國家。

  其作品以新文體寫成,此為諾貝爾文學獎從未出現過的體裁。這樣的寫作技巧,來自俄國口述傳統。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透過拼貼許多聲音,使作品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是一種記錄真相的文獻文學。

  她每部作品都花費數年書寫,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從1917年到今天。可說是關於蘇維埃靈魂的長篇史詩。其描繪的人性拼圖和提出的問題,使其作品不僅是關乎蘇聯而是甚至於全體人類。

  除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與1999年赫爾得獎,其作品獲獎無數,《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孔:二戰中女性的聲音》獲得2011波蘭安格魯斯中歐文學獎、2011波蘭理查德‧卡布辛斯基獎報導文學類。《車諾比的悲鳴》獲得2005全美書評人協會獎、1996瑞典筆會圖霍爾斯基獎。《二手時間:最後的蘇維埃》獲得2013法國文學界四大獎──法國梅迪奇獎散文類、2013德國藝文界最高榮譽──德國書商和平獎。

 

【其他相關心得連結】

2016年閱讀『書籍/小說』心得推薦短評(不分類別)

月閱讀清單

奇幻小說短評

「科幻/末日/靈異(鬼故事」小說短評

心靈勵志小說短評

推理/懸疑/偵探/警探/犯罪小說短評

愛情類小說短評

原創言情小說推薦短評

原創言情小說心得連結類型、作者區分

「人文史地、紀實、歷史小說」短評

「旅遊文學小說」/旅遊書心得連結&短評

財經、職場書籍閱讀短評

其他類型小說短評

 

P.S.

1. 感謝貓頭鷹出版給予試讀的機會。

2.本書出版日期     2016.12.06

3.外文書名     Цинковые мальчики

Author: 蒼野之鷹∣Starryeagle

閱讀與寫作者。 撰寫「原創言情小說、書籍」心得等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