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驚艷世界的百大建築》讓世界各地的建築物在眼前成為一個個新生物,從來沒有想像原來建築也能生活化到變成一種創意,不論是沙漠、南極、月球…已經有特殊的建築因應當地環境被造了出來,這些與平日看慣正常建築物或是歐洲建築體都不同,可以說看這本書變成在看一場建築革命進化論,而且進化還在持續進行中。
建築該是建於土地之上,可在近年來的氣候異常下,也逐漸出現了浮於水面上的建築體,而在閱讀本書的過程裡,發現原來建築本身也可以成為一種共生共榮的存在方式,就像是舊的建築也不代表就是過時,反而可以在其中融入新建築元素,來保持新舊時代交替的融合感;至於新穎建築體不妨說是人類創意的挑戰,不論是受限於空間大小或是地形環境,建築體永遠都能出現新的樣貌。
大自然是最好的鬼斧神工建築師,愈是漂亮和不聞人煙景緻,就代表那處的建築物也必須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像書中無數的建築體總會搭配上彩色圖片和文字說明,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有搭纜車才能抵達海拔一萬一千英尺的奧地利滑雪小屋、漂浮於水面上的北極海洋航運公司的總部。
離開了自然,就抵達文化與歷史並存的土地,畢竟這才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環境,而現代環境提倡複合式經營方式,就帶動了教堂與書店的結合的「瑟雷希茲教堂書店(selexyz dominicanen bookstore)」(荷蘭);在葡萄牙的獨特養老社區阿爾卡比德希社會住宅(alcabideche social complex)成了一種夜間就會自動亮燈建築體,最妙的是觸動屋內警報系統就會讓燈光變成由白變紅,讓人第一眼就知道屋主急需救援。
看完書中的百大奇妙建築體,並不能代表著目前所有正在進行的建築進化,但是從月球、地球土地、山頂、水面上、沙漠…一路看來的建築體,卻帶來一種生命意識正在建築裡發酵的感覺,不管是為了保留以前舊建築的改建或是使用廢棄物重新打造的建築等等,都能看見人類文明裡始終不斷尋求突破改變的意識。
【相關心得連結】
【TED Books】—《如何在火星上生活》史蒂芬‧彼得拉內克
原文書名:The Future of Architecture in 100 Buildings
原文作者:Marc Kushner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6/02/24
p.s.感謝天下雜誌與林小姐給予試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