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開拍電影,由「華納兄弟」出資拍攝,男主角由《神偷奶爸》《特務行不行》男主角史蒂夫 •卡爾擔綱演出。
*已授權美、英、巴、義、以、捷、德、斯洛伐克、塞爾維亞、西、韓等十一國語文。
*激勵人心,有如《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遇上《最後的演講》的感人內容。
【閱讀感想】
《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是一本很動人也很溫暖的自傳式小說,在本書中你會感受到蒙納許對於自己所從事教育的熱愛,它讓原本該是枯躁無味的課程搖身一變為充滿生命躍動的心靈成長課,他關心著學生們的一舉一動,從文字、從圖畫裡去揣摩這名學生可能需要的幫助,而他的熱忱也成為學生們回憶裡的溫暖時光。
這並非只是一本談著如何對抗癌症的生命鬥士故事,而是談著一個人的存在能夠如何深遠地影響更多的人,作者大衛.蒙納許做為一名教師,他盡自己所能去發掘學生們的潛能及捕捉他們的心中的脆弱處,並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協助去找到他們想要追尋的事物,也因此他成為學生眼中的模範老師,但是罹癌後的人生,讓他的生活走向兩個極端的世界,一個是恐懼生命在下一刻消逝的人,另一個是仍保有熱情的高中教師,只是閱讀這幾乎可以說是個人自傳的故事,讀來總有幾分的感觸,每個人擁有的生命時間不盡相同,但是我們卻又不一定能夠如同書中的蒙納許在許多與我們有所交集的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盡情地活出自己,過自己想要過的日子,那麼不管生命的終點是在何時,至少能無愧於心地說自己享受活著的每一刻。
一趟承戴著生命最沉重壓力:死亡的願景之旅,究竟能為蒙納許的人生帶來什麼,在出發前只是個空想,雖然接到超過五十個城市學生的邀約時,但對於蒙納許本身來說他還是會感到恐懼,恐懼心跳會在下一刻停止,而最後推著他走上這趟夢幻之旅是他與妻子的感情破碎和自己想要從學生身上再次找回對於生命活力的決心,於是長達101天穿梭於31個城市與75位學生見面的旅程就此展開,旅行似乎也成了每個生命想要逃離眼前困境的方法,因為人只有打開自己的視野,你才會明白自己所思所想的不過只是滄海一栗,你也會學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等於是修改了自己的生活軌道,生活上的困境不見得可以馬上改善,但你會知道這些困難之於你而言不再是難以攀爬的高峰。
我很喜歡書中這種穿插著當他是教師時如何以言詞和文字誘導學生去思考成長的想法歷程,特別是關於優先事件的字詞,如愛、榮譽、隱私、安全、家人…這些字眼如果拿到自己的人生去進行優先順序排列,你才會發現自己最關心的是什麼,最害怕面對的是什麼,也只有知道這些,你才會有勇氣去面對和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像書中曾經談論到學生藉由這些字詞的排列,都各自找到自己內心裡最不安的因子,有的人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出現了不安全感、有的人因為個人性傾向關係受到家人的責罵而悶悶不樂…。
老師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我而言,是個很特殊的存在,他不僅是教導知識的人,同時也是能夠傾聽煩惱的人,因為有太多的事無法輕易告訴父母,下意識地選擇了老師做為商量對象,也許老師能夠給予的只是些許的建議,但是對於那時候的自己來說,未來是迷惘不可知的,勇氣只是莽撞無知的代言詞,要抓住未來就得找到可以引導未來的人,比起年僅十來歲的自己,相較之下老師的的歲數幾乎都在三十來歲,擁有的人生經驗也比較豐富,很容易就成為學生們除了父母、同儕之外的傾聽對象,所以閱讀這本書時,總是讓我回想起學生時代也如同蒙納許一樣熱忱教學的老師們。
《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是一本不可思議的動人旅程,它讓一名教師的熱情在書中盡情發光發亮,實現了他這個人最偉大的自我,同時在他婚姻破碎和被癌症追趕的時光裡,這些他曾經教導過的學生又再次給予他更大的感動,學生們的成長和現在的成就都見證了時光也許不停歇地奔跑著,但是生命的奇蹟還是不停地發生著,只要你願意讓負面的想法轉個彎,那麼你就有可能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內容簡介】
大衛‧蒙納許有著人人稱羨的簡單幸福,有他熱愛的工作、和摯愛的妻子。一畢業就從事教學工作的他,在高中教他最熱愛的文學,透過當代經典的美國文學作品《梅崗城故事》《哈克歷險記》《湖濱散記》,他以相關的提問和經驗來激發他的學生思考,就算是莎士比亞的經典之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也能讓他開啟了一個人生的大提問:「愛是什麼」。十五年來,在他文學課堂中,他以其獨特而溫暖的特質,正面地影響了這群不時處於疑惑、不安年紀的無數孩子們,推動他們勇敢地去追求個人價值。對這些學生而言,這些都是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人生經驗。
一次身體不適的就醫過程中,大衛‧蒙納許發現他得了腦癌,但他告訴自己不得放棄人生,更不能放下他最愛的教學工作和學生們。就這樣,他持續和腦癌戰鬥了為期六年的時間,直到最終這場病奪走了他的視力、記憶,他忍痛放棄了他視之為人生最大志職的工作:老師。不能再繼續教書的他受到極大的打擊,然而,這場病也讓他和妻子之間的重心產生變化,大衛所服用的藥物會讓他在情緒上無感、生活中只剩下三天兩頭到醫院回診的行程,夫妻之間原有的堅定感情也因此面臨挑戰,大衛深知兩人的人生和婚姻已有了化學變化。
但大衛‧蒙納許明白,他雖無法打敗癌症,也挽救不了日益崩解的婚姻,但教書是他這一輩子不能放棄。癌細胞已經偷去了他關於過去的部分回憶,肯定也會奪去他的未,但他決定要活在當下。於是,他無所畏懼地面對人生眼前的艱難道路,在長期的化療和手術之後,決定結束自己的療程,讓自己的人生課堂在教室之外的地點重新開課,他下了一個決定。
大衛‧蒙納許打開他臉書的頁面,這就是他人生一次大膽的計劃的開端:不論是乘坐灰狗巴士也好、火車也罷,他要以他近乎半盲的雙眼,親眼去看這些孩子們在離開了他的課堂後,如何打造他們的人生願景。大衛在他的臉書上 po文四十八個小時之後,就有來自超過五十個城市的學生回覆,不僅支持他的計畫,也願意提供住宿、請他來作客。
於是,有了這些學生的鼓勵和他自身的勇氣,他去了距離邁阿密有八千多公里遠的紐約、美國的中心地帶和遠在西邊的舊金山金門大橋,也如願地看到了他一直想看見的太平洋。每到一個城市,除了提供住宿的學生之外,尚有其他的學生、朋友、以前同學等等,他現到了他過去數百名的學生,他知道這一百零一天以來,是他人生收獲最為豐厚而充實的旅程。
【作者介紹】 大衛‧蒙納許( David Menasche)
在美國東岸的邁阿密長大,說到青少年時期的自己,他定義為:一個熱愛文學、卻欠缺人生方向的龐克族滑板少年。畢業於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取得英語教育學士學位。
曾信誓旦旦說絕不教書的他,卻一頭栽進教育界,只說自己是「挺身」出來當老師,後來卻也成為了學生們愛戴的模範教師。他曾在邁阿密的珊瑚礁高中教了十五年的英文課程,並在二 ○一二年時,獲頒該地的年度教師獎。現居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東部。
P.S.感謝皇冠文化和石小姐給予試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