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書名:Beautiful Creatures
原文作者:Kami Garcia & Margaret Stohl
譯者:陳彬彬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12日
【閱讀感想】
十五至十八歲的年紀,是一株株幼苗擺脫稚氣的風貌,轉化為大人的必經時期,這段期間的每一刻都勝過長大後的每一天,猶記當下的自己總是煩惱著同學間的相處問題、未來的人生道路抉擇、喜愛的異性對於自己的感覺,並希望能夠暫時地逃離父母呵護的天空,走向晴雨不定的陌生之地,來尋求自我認同和存在的意義,而在《美麗魔物》裡,這些我們曾有過的青少年煩惱也同樣不缺席地以巫師家族的秘密和不容於世的戀情方式演繹出那時期自己特有的懊惱和困惑模樣。
《墮落天使》—永恆不變的十七歲,生生世世的淒美輪迴,只為與對方相遇、相愛;
《暮光之城》—拋棄所有的人世牽絆,捨棄舊有的模樣,只為與摰愛永世相守;
《羅密歐與茱麗葉》—跨越雙方家族間的仇恨,不求獲得諒解的機會,只求獲得與對方廝守的時間。
《美麗魔物》—承載家族的詛咒,所有的希望將伴隨著時間而逐漸流逝,只有不放手才有一線生機。
相似的四本書都不約而同將故事核心集中於不容於世的戀情,不論是跨越種族的、擁有詛咒亦或是受限家族身分的也好,在男女主角間存在的從來就不是身世背景、經濟財力、利益關係的考量,而是彼此間悸動的心,這些都讓我們重新感受到單純愛情的可貴,沒有多角戀情的複雜發展,有的只是簡單的愛情關係,他們只需要決定彼此的心意為何,然後依心而動,這也是為何我特別地喜歡《美麗魔物》的原因之一。
本書中少見地以音樂的方式(十六個月亮),去預言伊森和蕾娜未來的命運,最初他們的相遇是在夢境中,伊森夢見自己不斷在墜落,有個女孩的聲音在耳邊環繞,呼喊著救救我,可是伊森每每伸出手,都只能稍微地觸碰到她的指尖,接著他就失去她了,然後伊森會從奇特的夢中猛然醒來,發現自己身上不是有著泥土的痕跡就是全身溼得彷彿從水中走出來,他無法解釋這樣夢境反覆出現的原因,只能藏在心中當作自己的秘密,直到他和蕾娜在真實中相遇。
十六個月亮,十六年歲月。
十六年最深刻的恐懼。
十六次你夢見我的淚水。
墜落,墜落這些年的穿越—
十六個月亮,十六年歲月。
耳中傳來轟雷巨響。
十六哩,她的芳蹤將至。
十六年的探尋,十六年的恐懼……
如果說模糊的夢境是指引的道路,那麼兩人的相遇就是封印解除的開端,他們除了擁有心靈感應的能力外,還被捲入一段發生在南北戰爭因戰禍分離的愛情故事中,一個屬於他們祖先們的戰亂故事,每次觸碰項鍊墜飾時,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回到那段令人哀傷和心碎的歷史,被迫經歷他們的重逢和心碎的過程,而在追尋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也是蕾娜的家族被詛咒的原因,面臨不斷逼近的時間,蕾娜和伊森是否能夠在轉化日到來時,尋找到扭轉命運的奇蹟,就是《美麗魔物》的重頭戲,也是它之所以迷人的地方。
《美麗魔物》的背景故事設定在蓋林鎮這個南方城市,雖然偶爾會出現美國內戰重演、美國革命女兒會等等字眼,或是談論當地居民對於南北戰爭的看法,但是除之此外卻絲毫感受不到南方氣息,只會讓人感覺這是個位於鄉下的地方,而每個人對於歷史的看法處於相當封閉的狀態,也造就這個城鎮居民的排外性,不管是在學校裡、生活上都可見到衝突不停地上演,特別是當居民們動用力量,迫使蕾娜轉校的那段,就讓人感嘆,到底誰是外來者?雷家是這片土地最早的擁有者,他們這些居民充其量只算是外來者,如果抹煞了過去的痕跡,那麼現在所擁有的歷史不過也只是經過加工後的虛偽表象吧了。
作者在人物塑造上予人強烈的存在感,像是博學多聞的圖書館館長瑪麗安、堅持人性本善的林克、深不可測的蕾娜舅舅麥坎雷、魅惑人心的魔女萊德莉(她說的那句俗諺:「也許我不壞,是大家把我畫壞了」,讓人覺得她的內心並不如大家所想像的那麼壞。)、插花型質的伊森的三個姨婆、能召喚先靈的艾瑪…等人,都可看得出作者並不侷限於將焦點放在蕾娜和伊森身上,她們也很注重與主角們相關的人事物,即使只是個細微的地方,也會給予人不同的感覺。
《美麗魔物》以巫師家族史的恩怨情仇串連起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進而發展出充滿魔幻風格的純愛物語,裡面充斥著偏見、傲慢、怨恨、呵護、奉獻、憤怒、心痛、哀傷等多種人性的素材,由一個名為「命運」的大鍋慢慢熬煮著,於是品嘗過它的人,就此無法忘懷那股專屬於它的風采。
引申閱讀:
生命,從來就不是表象所看到的那樣–《美麗闇影》卡蜜.嘉西亞&瑪格麗特.史托爾
P.S.
1.感謝尖端出版給予試讀的機會。
好像不錯,我現在手上也有一本薄的試讀本。改天找時間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