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書評,歷史故事/伊斯坦堡】–《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

【書評,歷史故事/伊斯坦堡】-《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 - 2018閱讀心得, 人文史地, 伊斯坦堡, 書評 - 蒼野之鷹

【書評,歷史故事/伊斯坦堡】-《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 - 2018閱讀心得, 人文史地, 伊斯坦堡, 書評 - 蒼野之鷹權力鬥爭、朝代更迭,是歷史故事裡面最常見的場景,而在《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一書裡的伊斯坦堡,自然也不例外,從最早期的希臘城邦開啟相互廝殺、爭奪權力寶座的軍力競賽到穆斯林入侵伊斯坦堡,帶來伊斯蘭文化期間,伊斯坦堡始終與鮮血、戰爭掛勾,不論是屠城、外來種族試圖占領君士坦丁堡或是帝位爭奪戰的內亂,都讓血淋淋的歷史見證一群人對於權勢的追逐與野心,至於讀這樣一本書,會從中看到什麼呢?我想,就是從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羅馬到顎圖曼帝國成功攻下君士坦丁堡之後,無數的帝王對於拓張版圖的野心、鞏固帝位的極端做法,關於平民在這些戰亂之下的生活,反而是著墨不多,因為本書主要以兩大帝國「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為主軸。

 

作者是一個生動的語言說書人,在書中描述發生在伊斯坦堡的歷史皇權,也對於那時候的建築物試著以詳細的文字描述和結合書開頭的彩色圖片,來讓讀者可以從文字、圖像中構築出歷史建築物在不同時期的建造構想和為何建造原因,如使用366石柱的伊斯坦丁堡的地下水宮殿是出於大量用水的需求,而建造的地下蓄水池。

 

除了無法避免的人禍外,傳染病的盛行也沒有放過君士坦丁堡,如君士坦丁堡在542年,平均每天約有五千人死於瘟疫,連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也感染,之後他幸運地存活下來,並成為倖存者,同時他也是最後一位以拉丁語為母語的皇帝,他死於西元565年,只留下一個以君士坦丁堡為基礎的羅馬帝國,至於在帝王對抗疫病期間,一直看護帝王的狄奧多拉皇后則在548年死於癌症。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名稱進化史

伊斯坦堡名稱演進  (註1)

1.「拜占庭」(希臘語:Βυζάντιον,約公元前660年墨伽拉殖民者建城時所取)

2.君士坦丁堡(拉丁語:Constantinopolis;古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意為君士坦丁之城),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其定為羅馬帝國的新東部首都,此地也開始被稱作君士坦丁堡。

3.伊斯坦堡: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後,此名稱成為通稱

 

@伊斯坦堡在那裡?

【書評,歷史故事/伊斯坦堡】-《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 - 2018閱讀心得, 人文史地, 伊斯坦堡, 書評 - 蒼野之鷹

伊斯坦堡簡介  (註1)

伊斯坦堡(土耳其語:İstanbul [isˈtanbuɫ]  聆聽)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該國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它坐落於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之濱,位於馬爾馬拉海和黑海之間,橫跨歐亞大陸,經濟和歷史中心位於歐洲一側,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於亞洲一側。

其人口達到1440萬,為全歐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東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

 

伊斯坦堡全市轄區面積5,343平方公里(2,063平方英里),其覆蓋範圍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該省的行政中心。

亦是世界上唯一橫跨兩大洲的城市。

 

@本書時間軸

1.拜占庭城,西元前六六七年至西元三三○年。

2.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西元三三○年至一四五三年。
3.鄂圖曼帝國的君士坦丁堡,西元一四五三年至一九二三年。
4.伊斯坦堡,西元一九二三年至二○一六年。

 

@城市、人物事件丶景物描述的軸線

事件一,伊斯坦堡的開端

希臘人四處建立殖民地,為的是謀求更多的利潤,伊斯坦堡也在此時被催生,不過此時的伊斯坦堡(此時被稱為拜占庭)還不是被成群的侵略者以時間為累積打造出來的歷史城市,它還在等待一代接著一代侵略者以鮮血、貪婪和無數的戰爭來寫下一頁頁的戰爭史,而當墨伽拉殖民者建立拜占庭這座城市後(p40),希臘人的殖民史也轉向霸淩近鄰、獲取更多土地、人民的利益,而在西元前六世紀,希臘人遇上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的征服,開啟了希臘城邦被波斯帝國納入版圖的征服大戰。

 

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征服策略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選擇投降,當地人的財產會毫髮無損、人員不受傷害、領導階層與官員通常可以保有原位,持續施行原有律法,但須聽命於稱為「總督」的波斯官員,也須維持和平、繳納貢金、提供波斯帝國征戰所需的軍力,至於改變當地語言、宗教、習俗等,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則完全不在意,然而拒絕投降或是後續反叛者,會受到全力報復,報復行動是屠城、城市遭夷為平地。

 

波斯帝國對於希臘城邦的統治和征服,直到西元前479年的普拉提亞戰役(Battle of Plataea)希臘人完全擊敗波斯人,被宣告終止,希臘城市也紛紛宣告獨立。

 

事件二  希臘城邦的戰爭

(p52)擊敗波斯人之後,希臘的提洛同盟變成雅典掌權的同盟會,當時雅典人提議同盟成員可以用金錢貢獻取代軍隊船艦,同盟管理權也在同時落入雅典手中,雅典將取得的高額會員費當作建造美化雅典的資金,知名的帕德嫩神廟就是在這時期建造,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有希臘城邦要和雅典掌管下的同盟分手,但在他們提出脫離意願後,就被雅典宣戰,再次被強迫入會,還被剝奪投票權。

 

強盛的斯巴達並不在提洛同盟內,也意味著希臘世界被分裂成兩大軍事陣營,斯巴達會在其他城邦被迫入盟時,出面捍衛友邦,後來在數年的大小衝突之後,西元前431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開打,雅典戰敗,而拜占庭在雅典戰敗之後,如同其他城邦,驅逐雅典官員,退出提洛同盟、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

 

註:

1.帕德嫩神廟:古代祭拜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神廟。也是古雅典歷史遺跡。

 

事件三:亞歷山大東征—把戰爭帶給亞洲,把財富帶回希臘

(p61)亞歷山大東征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軍事行動,他建立跨越歐洲、亞洲、非洲三國的政權。

 

年輕的亞歷山大大帝繼承被貼身侍衛暗殺的父親菲力普的遺願,帶領著希臘遠征軍,以征服之姿,降伏叛變的雅典與其他希臘城邦,一路朝波斯帝國挺進,在他的帶領之下,希臘遠征軍,征服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印度,直到遠征軍隊反彈,拒絕再前進,亞歷山大大帝才返回巴比倫,並在三十二歲時死於巴比倫。

 

事件四:想當皇帝?給錢,你就是下一位羅馬皇帝

西元二世紀時,羅馬帝國開始衰落,皇帝不再能夠穩定掌控軍隊與中央政府的時候,出現了帝國權力競逐者的內戰,例如西元1992年,精神不穩的康茂德(Commodus)皇帝,被菁英羅馬禁衛軍(Praetorian Guard)暗殺,禁衛軍擁立羅馬城執政官佩蒂奈克斯(Pertinax)登基為帝,他登基後立刻發動改革,其中也包含威脅禁衛軍龐大的利益,他也拒絕支付禁衛軍擁護他登基的回報時,馬上就遭到了暗殺,之後禁衛軍開始將帝位拍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事件五,新羅馬曇花一現的四帝共治制

(p99)中國皇帝多子化的淘汰制,只能出現一個人成為皇帝,而羅馬帝國時期曾經反其道而行,西元290年代,戴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創新四帝共治制,他將帝國一分為二,成為一邊一個皇帝制,兩邊各有一位皇帝(稱為奧古斯都)和一位副帝(稱為凱撒)統治,希望透過四帝分治,減少帝國朝廷外的將領,尋求挑選帝位的誘惑,而身為奧古斯都的繼承人副帝凱撒有機會與軍團建立連結,進而遏阻低階軍官叛變的狀況,但人心的貪婪和對權勢的追求,使得四帝共治時期就充了內鬥與公開叛變。

 

四帝共治,即是有四位領導人去治理東、西羅馬帝國。

 

事件六,大型地下蓄水池需求,催生「地下水宮殿」

(p120)君士坦丁堡一日所需清水量驚人,君士坦丁堡必須向城外遠處尋求乾淨水源,並建設廣大水道系統,送水送進地下及穿越谷地,一項大型水利計畫在西元373年完工,以當時瓦倫斯(Valens)皇帝為名,它的水道系統全長超過六十英里,連結伊斯特蘭加山脈與巴爾幹山脈。

 

為了怕被敵人察覺地方截斷供水,大型水道網路可能變成策略風險,就催生了地下蓄水池的存在,於是在君士坦丁堡內開挖大型地下水蓄水池,供應水井取水,並應付旱災或危機之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地下水宮殿,靠近古君士坦丁堡的帝國公路里程起源及奧古斯塔廣場。

 

地下水宮殿(土耳其語:Yerebatan Sarayı(沉沒的宮殿)/Yerebatan Sarnıcı(沉沒的水箱))位於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舊稱君士坦丁堡)蘇丹哈美特區,聖索菲亞大教堂南邊,古老的地下水宮殿是有366條石柱也是規模最大之一的地面蓄水池。(註1)

 

事件七,ji女國母–狄奧多拉皇后(Theodora

(p146)出身低下出身的查士丁尼((Justinian Ⅰ),生於農戶,被舅舅查士丁領養後,他被帶到首都,接受良好教育,他在521年成為拜占庭帝國執政官,在525年迎娶曾是性工作者的妻子狄奧多拉為皇后。

 

狄奧多拉皇后子生於劇場家庭,是一名馴熊師之女,十三歲就成為一名女演員(這在古代表示,她同時也是一名ji女),十六歲就被一名官員注意,帶到了北非赴任,三年後被厭倦她的官員扔回街上,她繼續在亞歷山大港和安條克等地的性產業中討生活,後來轉向在市中心一間店裡擔任羊毛紡紗的工作,直到被四十歲的查士丁尼執行官遇上,查士丁尼執行官被她的悲慘遇際與力爭上游的決心吸引,下定決心非娶她為妻不可,在無視於當時貴族的反對下,兩人結婚了,於是西元527年,君士坦丁堡將皇冠戴在農夫、娼妓頭上。

 

查士丁尼政權曾經一度面臨羅馬皇帝必須逃亡的命運,查士丁尼下令盡可能搜集錢財,準備出逃行省,所有大臣都同意這是最好的行動,然後羅馬皇后狄奧多拉極力反對,她走到一群男人面前,大膽出言反對此案,一名羅馬皇后當面反應丈夫與朝廷決議,實為反常驚人之舉,以至於她的發言令貝利薩深銘於心,稍後轉述給歷史學者普羅科匹厄斯(Procopius)。她厭惡眾人顯現出來的懦弱,人皆有死,她說,然帝王之尊成為逃犯,將比死更慘。

 

羅馬皇后狄奧多拉說:「我祈求上帝,別讓人看到我失去王室紫袍。要是人們不再尊我為后,我絕不願再見到陽光。啊,皇上!此刻若你仍想拯救自己,喔,帝王!沒有問題,我們擁有許多財富,請看那大海,你擁有許多船隻,但對君主而言,雖得以苟活,放逐的安逸將比死亡更可悲。而我只相信這句古老諺語:『帝國是光榮的裏屍布』。

 

這讓查士丁尼轉向貝利薩拉,宣布他將留下奮戰,之後羅馬皇帝成功鎮壓叛變,讓皇位完全鞏固,他也在這個時間開始重建所有的建築物,當時許多靠近查爾克門的房間與碉堡都在火焰或衝突中損毀,至於著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Ayasofya)也是這時期的重建建築物。

 

(註1)聖索菲亞大教堂(希臘語:Ἁγία Σοφία;拉丁語:Sancta Sapientia;土耳其語:Ayasofya)是位於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宗教建築,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

索菲亞在希臘語裡的意思是神聖智慧。其拉丁語名稱則為Sancta Sophia,希臘語全名是「Ναός τῆς Ἁγίας τοῦ Θεοῦ Σοφίας」,解作「上帝聖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神學裡的耶穌

大教堂稱為「聖索菲亞」(Ἁγία Σοφία),是特別獻給天主聖智的那一位,即聖三中的聖言。這種對耶穌的稱呼可能源自保祿(保羅)對基督的描繪,格前1:24 「基督卻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聖智(Σοφία)」。

在該教堂佇立的地點曾經存在過兩座被暴亂摧毀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國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Isidore of Miletus)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設計的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

剛竣工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正教會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維亞主教座堂取代之前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間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

 

事件八,顎圖曼帝國的蘇丹不結婚,只有後宮

(P319)顎圖曼帝國的蘇丹不結婚,只收納女奴,通常是基督徒,因其美貌、體力、健康入選,女奴收置於禁閉的官舍,由侍女及黑人太監組成複雜的組織監管。這就是後宮。蘇丹塞利姆一世在位時,顎圖曼統治者已永久遷入托卡比宮。後宮仍設在市中心的舊宮。蘇寮隨其心意所至造訪後宮,黑人大太監會獻上精心挑選的女奴供蘇丹選取所女。這些女性都是處女,蘇丹可能只會與她們一夜歡好,偶爾會較常召喚某些寵侍。女奴懷孕後,在後宮的位階會迅速上升,獲得較舒服的住所,及許多僕傭奴隸供其使喚。生產之後,孩子將成為女人餘生唯一的責任。蘇丹將不再傳她服侍,若孩子為男,這位女性將成為寵姬。

 

內憂與外患的危機和鞏固帝位戰爭,始終是伊斯坦堡這片土地上歷久不衰的場景,每一任皇帝都必須面臨這樣的問題,然後不斷地戰火交戰和提出更偉大的建設構想來實現想像中的帝國藍圖,但同時外患的敵人不斷地挑戰和試圖佔領國家,讓每一任的皇帝接替成為不同政權轉變的世系表,其中面臨著受到攻擊而不斷殘破的帝國場景,使他們一代代人在戰勝之後,興起了重建伊斯坦堡或是留下紀念皇帝的建築物,至於君士坦丁堡最可怕的掠奪者之一穆罕默德帶領的顎圖曼軍隊則由君士坦丁堡破裂城牆入侵,施行屠殺男人與老人,將美貌婦女與兒童留下,供勝利者享樂與賣到奴隸市場的做法。

 

在書中,會看到勝利與失敗、種族間的衝突與融合、宗教信仰的爭奪、外來種族不斷地想要將國家版圖延伸至君士坦丁堡,讓伊斯坦堡同時也成為一個活生生的戰火地圖,最初的希臘城邦殖民地、羅馬帝國的新氣象,再到阿拉伯人的穆斯林行動—征服世界(因為君士坦丁堡代表著基督教羅馬帝國最偉大、最有權力的都城,穆罕默德曾在聖訓中,一再預示君士坦丁堡的征服,使得穆斯林相信,攻下君士坦丁堡的哈里發,將獲得無上祝福及永恆景仰),使得伊斯坦丁堡前人留下的足跡成為一場從城市到國家的歷史統治史故事書。

 

簡單說,本書是以帝王間的權力爭鬥為主,演繹出大大小小的鮮血衝突和染血的帝位交接。

引申閱讀:

2018年「閱讀心得」

▲歷年心得連結:出版「小說」書籍

憑記憶和想像重建猶太文化史【書評,人文史地,歷史故事,流亡,猶太人信念格鬥】–《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

宋朝自由行:以故事說宋朝那些事【人文史地/中國史地】–《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5★推薦【人文史地/老台灣/日據時期】–《蘭醫生媽的老台灣故事:風土、民情、初代信徒》連瑪玉

5★推薦【人文史地/挖寶】–《國家寶藏大解密》胡楊

@土耳其自助旅行關鍵字 <題外話,書籍內文沒有提到>

1.台灣入境土耳其:辦電子停留簽證。
2.快閃土耳其自助景點(轉機,跳點歐亞大陸旅行):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博物館丶香料市集、埃及市場…。
3.土耳其航空city tour(Touristanbul)
詳情連接 http://m.istanbulinhours.com/default.aspx

內容簡介

如果你是羅傑.克勞利《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的忠實讀者
就不能錯過講述這座榮耀之城3000年史的史詩巨作

它,曾是凱撒之城,也曾是蘇丹之都,
千百年來屹立在歐亞的十字路口上,看盡成王敗寇、世事滄桑

湯瑪士.麥登是個說書人,本書將細說從頭自西元前七世紀希臘時代建城
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土耳其,橫跨近三千個歲月的伊斯坦堡千年史

 

作者簡介

湯瑪士.麥登Thomas F. Madden
美國聖路易大學歷史系教授暨中古世紀與文藝復興研究中心主任,古根漢基金會研究員、美國學術團體聯合會ACLS及美國中世紀研究中心成員。

 

個人網站:thomasmadden.org

 

註1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原文書名

Istanbul: City of Majesty at the Crossroads of the World

出版社:馬可孛羅

Author: 蒼野之鷹∣Starryeagle

閱讀與寫作者。 撰寫「原創言情小說、書籍」心得等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