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自媒體的心態,把自己當成職業工種
一個好的自媒體創作人心態,是把自己當成職業工人,你要做的不是成為一個產業通才,而是成為一個產業專家。
一開始的創作者思維,可能是不知道能做什麼,會去模仿現有的競爭者,或者是依照自己的心意,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以說比較是隨性一點,也是一種亂槍打鳥的形態。
創作者的優點是靈感特多,勇於嘗試新媒體方式,你永遠不知道,在隔個幾年或者是下幾個月後,會不會又有一個新媒體工具產生,使網路紅人又多了幾名。
記得一開始自媒體的工具先從部落格開始,接著出現FB粉絲團、IG、Youtube,抖音,Podcast等。
在新媒體工具非常多的情況下,我們一開始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媒體平台,進行創作,因為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大部分能夠成功的人都是在其中的一個媒體平台上做好,才進一步擴展到其他媒體平台上。
選擇第一個媒體平台,要挑流量最大,能讓你的產品優勢,最能凸顯出來的平台,這樣才有助於你更快進入到群眾眼中。
如果你是一個做影片的人,那麼你的首選一定是YouTube跟抖音,這一些能把影片優勢發揮出來的媒體平台,而不是會選擇部落格跟Podcast。
部落格的特色是以圖文為主的表達,Podcast則是以聲音為主。
從第1個媒體平台到,第2個媒體平台的部分,我舉例說明如下。
有不少的Podcast,一開始是認真經營聲音賽道,後來紅了後,把Podcast音檔做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變成拓展第2個媒體平台。
有趣的一點是,在podcast紅了之後,原本的YouTuber也陸續轉到Podcast,把這裡當成下一個媒體平台。
我屬於文字創作者,我選擇的平台是部落格,等部落格做到一定流量之後,我才延伸第2個媒體平台 ,成立FB粉絲團跟IG,之後隨著流量變大,又進一步延伸到更多媒體平台。
至於創作者靈感太多的缺點,就是你什麼都想做,認為自己什麼都行,最後發現什麼也沒做成,也因為選擇項目太多,沒人記得住,你到底是在做什麼,你成為一個路人。
進入自媒體產業,你的目標不是成為路人,而是成為被人記住名字的專家。
要確保這些觀眾們知道,你是一個什麼屬性的創作者,你必須把自己所選擇的項目,盡可能縮小到,只講一個主題或是最多兩三個主題,不要講太多。
因為太多主題,你也搞不定,還會分散你的精力跟時間,導致你沒有一個項目做得好。
單打獨鬥的一人公司,絕對贏不過一群人的力量。
在初期選擇的自媒體項目,最好以單一主題為主,然後把這個主題做深做大,讓大家在搜尋這個領域的關鍵字的時候,第一個發現你。
在我經營部落格的過程中,一開始我寫的是小說類書評。
我嘗試寫一些英語類跟食譜類的文章,但效果沒有小說類書評搜尋率來得高,還有網友告訴我說,希望專注介紹小說就好,其他都不要講。
我想過開啟第2個、第3個不同主題項目,但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如果是順著原本寫的小說項目,進一步擴展到其他類別小說的話,確實有一些網友願意觀看,但如果離開小說框架的文章,反而觀看人數就沒這麼多。
這樣的經營經驗,讓我明白,經營自媒體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專賣店,不管你是賣什麼東西都好,你只能專注在同一個領域,不要把自己當成雜貨店,什麼都能賣。
雜貨店項目不會為你吸引來更多人的注意,只會讓你泯然於眾人之中。
自媒體是競爭者眾多的產業,在每個產業中,存在著更多競爭者,都在努力爭奪第一名或者是頂尖的那些位置。
當你站上自媒體跑道時,你不能以專家形象作為定位,你很快會被其他人忘記。
這些陌生人找到你的方式,是透過搜尋關鍵字,一旦你的作品集不夠,不足以滿足他們對於這個關鍵字的需求,或者是覺得看完後,好像沒有幫助,他們就會拋棄繼續觀看你的作品,改去選擇其他同類型的競爭者。
自媒體創作者,剛踏進這個賽道的時候,可以秉持菜鳥的心態,就是多學習,多聽、多看、多做的態度,但等你慢慢上手後,你得要求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不用害怕,成為專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你存在的意義,是把你知道的東西,傳授給那些不知道這些事情的人,如果你是一個70分的專家,那麼你就可以教導60分的人。
更簡單地說,大學生可以教導高中生以下的人,高中生可以教導國中生以下的人。
你只需要比你的用戶多懂一些,你就有資格去教導他們。
成為一個領域的專業行家,是每一個自媒體創作者的最終目標,因為只有行家才能被記住,被認同專業度。
更多「蒼野之鷹人生思考站」文章連結:https://reurl.cc/RXqVMn
書單連結:【總表】投資理財類推薦書單:https://reurl.cc/vWvmKL
蒼野之鷹出沒地點:https://linktr.ee/eagle2
Podcast On firstory:https://reurl.cc/qNvZ3q
Podcast On spotify:https://reurl.cc/O4MNW9
FB粉絲團(@starryeagle02):www.facebook.com/starryeagle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