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開始進入投資領域時,面前的投資選項有以下五個
第一:申購手續費、內扣手續費高的基金
第二:手續費相對低的股票,可以買金融股來存股,當一個每年收股息的股東
第三:買手續費更低的ETF,不重壓單一公司,將投資風險分散,一樣也能挑選有股息的ETF,當一個收股息的股東
第四:開一個美國券商帳戶,直接自行操作買賣美股,將買賣過程的手續費再降更低,也讓自己能賺到更多的錢
第五:開一個複委託帳戶,把買賣海外股票的事,委託證券商辦理,不用擔心錢留外國,拿不回來的問題
五個選項,在我看來。
決定我能投資什樣項目的,就是本金的大小和懂不懂想要投資標的物的知識。
沒有基本投資知識,何以做下拿血汗錢進行投資的行動。
別把投資賺錢想得很容易,容易被套牢的人,就是聽別人的推薦,自己都不做功課的人。
我就上過這樣的一次虧。
當你身邊一堆人一窩峰地投入某個聽說大賺的投資項目,還推你一起加入行列,而當你什麼也不懂,只是出於大家都買,也都賺錢,那我買一定也能賺的心態的話,就像是在賭博,看誰的手氣好,能夠賭贏。
那次的投資,我一買就買在高點,之後就慘跌。
付了學費買教訓,才讓我發現那些鼓吹我買或是自己買的人,完全和我一樣做的功課太少,都是看別人買,就自己跟著買,然後天天看盤,想要抓到出場點。
從此之後,只要是我不懂的領域,我是不會投資的,因為比起少賺錢,我更不想看到自己被套牢N年。
回到主題,為什麼說本金決定投資項目呢?
如果你的銀行帳戶有幾百萬、幾千萬,那麼你要投資什麼都行,就連房地產也能考慮投資。
但如果你每個月能動用的投資金額只能幾千元,那麼你的投資項目就很有限。
本金大的人,只要抓準入場時間,他馬上就能佈局資產配置,也能快速變成一個月配N萬的達人。
本金小的人,只能每個月從薪水之中,再留下三千元以上的金額,然後定時定額買ETF、買零股、買基金。
同樣都是額度可以鎖定在月投入3千金額的投資項目,購買定時定額ETF和零股需要較多的時間去累積,而買基金則可以參與各種類型的股票基金。
這也是我覺得新手可以基金為主,來找尋自己適合的投資方式。
定時定額ETF和零股的方法不難,找到自己想要投入的標的物,然後就是一直投入錢,等待本金養大,等到自己不斷累積一張又一張的股票。
同樣都是在參與全球股市的成長,基金的投資方式就很多變。
基金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股票+債券)基金…。
其中股票型的基金種類更多,從生技股、醫療股、公用事業股、國家股、非必需消費、全球股市、金融市場、科技股…可以提供給不同屬性的投資人做選擇。
當你購買的股票型基金類別愈多時,會有一種動力逼自己去了解購買的股票基金持股前十大有那些公司,會發現重壓美國市場的股票基金不少,這個時候就是可以去瞭解那些美國股票的機會。
至於美國券商和複委託項目,都是為了購買海外股票,前者是自己操作,開立美國券商交易帳戶和將錢匯到海外銀行,而後者則是委託證券商協助購買海外的股票。
美國券商交易金額,是有低消的,投資本金不在30萬台幣以上,且持續加碼投入金額,是不太容易賺到錢,因為中間會有股市波動的漲和虧損,以及匯出海外的電郵費和匯入國內銀行帳戶的電郵費。
想要購買美國股票,選擇股票基金也行,有不少的股票基金都選擇持有較多美國市場的股票。
目前台灣的基金種類,可以購買國內和國外的股票和債券,但是申購手續費和內扣費用,始終是一個較大的成本。
但隨著基金平台的興起,原本的投資基金的申購費成本也在逐步降低,例如鉅亨通購買債券基金免申購手續費、基富通不定時出現0手續費的投資方式。
總結
口袋裡有多少錢,即你的銀行帳戶有多少錢,就決定你能投資的標的物。
投資是有風險的,投入的金額不一定能在短期內拿回。
當你是大賺一筆時,一定還想要繼續放,等待投資報酬率的上升,而當你是大大虧損時,你只會想著快點把錢贖回來。
投資新手的選擇
1.每月能動用的投資金額(短期不會用到的錢)在3千左右:定時定額買基金、買零股、定時定額買ETF。
2.短期不會用到的錢超過幾十萬:基金、國內股票、ETF、美股(美國股票)、複委託,都能投資。
想當買債券基金變成每月領債息的投資人
想當買股票基金,用主動式投資來參加全球市場的投資人
想要存股,當一個每年領股息的投資人
想做價差交易,不斷在股票市場衝進衝出的投資人
想自行操作買賣美股,以參加美國市場的成長,在短時間內讓資產快速翻倍的投資人
不論你選擇那一種,都該在投資之前,先評估投資的風險以及自己心理能夠承受的虧損程度,再來決定那一種投資方式,才是自己要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你口袋有多少錢,才是決定你要用那一種投資方式來投資。
可讀心得文
買股票、基金、ETF(指數股票型基金),那個好? |
ETF 購買管道有那些 |
各家銀行電匯費用一覽表 |
ETF的種類有那些? |
書單